广东抗艾35年警示录 | Part5:歧视、耻辱会加重艾滋病流行?
今年,是全球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的第四十个年头,也是广东省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的第三十五个年头。广东省抗艾三十五年,有效控制了输血、静脉吸毒和母婴传播,遏制了整体疫情快速增长势头,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虽然成效显著,然而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据疫情报告,广东省自198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在我省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8229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6005例,艾滋病病人32224例。2021年1-10月全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844例,其中感染者6131例,病人2713例。数字是冷冰冰的,而数字背后每个人的生命却是独特而鲜活的,这些患者是怎么样遇上“艾”的呢?
近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了4期典型案例,今天小编继续带大家正确认识艾滋病:
案例九
长久以来,艾滋病一直被打上了滥交、肮脏、吸毒成瘾和道德沦丧等标签。然而,艾滋病患者真的如社会大众想象的这般“道德败坏”吗?将所有的艾滋病患者归类为有罪者,真的合适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广东省现存活的7822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更多的是普罗大众之中的一个,他们的职业各异。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不管是“专一”还是“滥交”,没有防护的性行为才是祸根。
谈“艾”色变,恐惧是人们提到艾滋病时最普遍的反应,伴随着的还有歧视。2006年,我国出台《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然而,依旧有人因携带艾滋病毒而被遗弃、退学、辞退。歧视、耻辱导致个别艾滋病患者因为受不了流言蜚语的折磨,心理防线崩塌,选择结束生命,也有的人自暴自弃,心怀仇恨,把过错引咎他人,疯狂地报复社会。
阿明自幼母亲早逝,确诊感染艾滋病后,不仅被家人排斥和嘲讽,还被工作单位辞退。阿明为此郁郁寡欢、厌世,不仅萌生了要报复的念头,还网购了二十斤碳实施自杀,所幸他的念头和自杀行为被从事艾滋病关怀工作的社工发现,经过开导后打消。
案例启示
阿明的经历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将“艾滋病”等同于“同性恋者”“性乱者”“嫖娼者”、“卖淫者”与“毒瘾者”,将所有的艾滋病患者归类为有罪者、不道德,是非常错误的。歧视会导致恐惧,阻碍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动寻求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心,不敢进一步寻求检测,从而加剧艾滋病流行。
近期,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指出,虽然世界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距离终结艾滋病大流行的目标还很远很远。艾滋病毒新发感染仍然存在,尤其是重点人群和青少年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受其影响的人仍然面临歧视和受到人权的侵犯。就此,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出警告,如果不对不平等现象采取大胆的行动,世界将面临艾滋病病毒死灰复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以及社会和经济危机螺旋上升的风险。
人世间,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不幸的人生各有悲哀。一个又一个艾滋病患者的故事可谓是诠释这一真理的最佳脚本。这些典型案例只是众多医生和防艾工作者们看见的冰山一角。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艳博士从事艾滋病防控多年,对这些故事就有无限的感慨:从业以来,目睹了很多艾滋病患者拿到结果崩溃大哭,也见过很多患者担心自己很快死亡、或要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要吃一辈子的药……艾滋病防治不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关系到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平等健康”。我省特别邀请国医大师禤国维,国家艾滋病预防控制专家、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科学家林鹏,2020年中国“最美医生”、国家艾滋病治疗专家蔡卫平,国际著名篮球明星易建联,中国好声音新晋冠军广东籍歌手伍珂玥,青年防艾志愿者姚芷潞围绕今年活动主题,呼吁全社会关注艾滋病,普及预防艾滋病的常识,传播正向价值理念,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采取防护措施,主动检测,消除歧视,实现平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