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艾滋病"实为美洲锥虫病
美洲锥虫病介绍
美洲锥虫病又称查加斯病(Chagas Disease),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热带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8个国家,从美国南部至阿根廷南部范围,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国为主要流行区。临床上可引起心脏、消化道及外周神经系统改变,病死率较高,已成为拉丁美洲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本病多发生于美洲局部地区,但由于近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率增加,使这一疾病向世界各地扩散,如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区。
本病的传播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患者或储存宿主→锥蝽(俗称“臭虫”)→人的方式传播;另一是通过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发生传播。目前报道的至少有40余种吸血锥蝽可能造成本病传播。
我国尚无当地感染的病例报道,目前仍为非流行区。但有相类似的锥蝽媒介存在,已记录的锥猎蝽亚科有两种,但尚无传播人畜疾病的报道。红带锥蝽在我国南方常见,国外曾有报道红带锥蝽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克氏锥虫。
该病的主要预防手段是:1.改善居住条件和房屋结构,如在建筑物的墙面涂敷石灰等涂料,修复和更换屋顶等,或室内喷洒杀虫剂,可防止锥蝽在室内孳生和栖息;2.尽可能消灭动物储存宿主。旅游者应避免在简陋居所睡眠,可使用蚊帐或杀虫剂;3.为避免输血传播,血库应进行血液的克氏锥虫血清学检查,亦可在输血前24小时于血液内加入1:4000的龙胆紫以杀灭锥虫。另外对献血者、器官提供者及孕妇应及时行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应及早进行抗锥虫治疗,用于治疗的药品主要有苯硝唑或硝呋莫司。
附件:美洲锥虫病的基本知识
一、病原学
克氏锥虫属肉足鞭毛门,鞭毛亚门,动鞭毛纲,动基体目,锥虫属。克氏锥虫在它的生活史中,因寄生环境不同而有三种不同形态,即无鞭毛体、上鞭毛体和锥鞭毛体:
①无鞭毛体:存在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细胞内,球形或卵圆形,大小约2.4~6.5μm,具核和动基体,无鞭毛或有很短鞭毛,可形成假囊。
②上鞭毛体:存在于传播媒介锥蝽的消化道内,纺锤形,长约20~40μm,动基体在核的前方游离鞭毛自核的前方发出。上述两种类型均可进行二分裂繁殖。
③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或锥蝽的后肠内(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外形弯曲如新月状,长宽11.7~30.4μm×0.7~5.9μm,游离鞭毛自核的后方发出。侵入宿主细胞或吸血时进入锥蝽消化道。本期虫体不进行增殖。
克氏锥虫分为两型,即克氏锥虫Ⅰ型和克氏锥虫Ⅱ型。尽管两型锥虫均使人致病,但克氏锥虫Ⅰ型主要感染有袋类动物,参与野外传播循环;克氏锥虫Ⅱ型参与家庭传播循环。克氏锥虫Ⅱ型又分为Ⅱa,Ⅱb,Ⅱc,Ⅱd,Ⅱe五个亚型,其中Ⅱe中的CL Brener亚群已完成基因组测序。其含有60372297个碱基,其中G+C占51%,单倍体基因组约含12000个基因。
二、致病机理
该病的传播媒介为半翅目的锥蝽(俗名臭虫),当锥蝽自本病患者或储存宿主吸入含有锥鞭毛体的血液后数小时,锥鞭毛体在肠内转变为无鞭毛体,并以二分裂法大量繁殖,而后再转变为球鞭毛体进入中肠,发育为上鞭毛体。上鞭毛体以二分裂法增殖,发育为大型上鞭毛体。约在吸血后第3、4天,上鞭毛体出现于直肠,并附着于上皮细胞上。第5天后,上鞭毛体变圆,发育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当染虫锥蝽再次吸血时,鞭毛体随锥蝽粪便排于被叮咬者的皮肤上。粪滴中的鞭毛体可通过三种途径侵入人体:通过叮咬的伤口,通过附近皮肤的轻微擦伤,或经手指携带至眼、口、鼻部侵入粘膜。
三、流行病学
感染有克氏锥虫的患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另外犬、猫、南美犰狳、蝙蝠、雪貂、狐狸、负鼠、食蚁兽、松鼠和猴等均可作为本病的储存宿主。本病主要通过患者或储存宿主→锥蝽→人的方式传播。另外,本病也可通过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发生传播,还可通过摄入锥蝽粪便污染的食物传播。输血传播时感染率随输污染血制品次数增加,单次输血感染率不超过25%。母婴传播可在妊娠期任何时期发生,母体存在寄生虫血症是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
至少40余种吸血锥蝽可能造成本病传播,隶属猎蝽科、锥猎蝽亚科,包括15-17个属130余种(属的分类根据分类依据而不同)。锥猎蝽亚科栖居于哺乳动物巢穴和人的居室附近,吸血为食,该亚科中的一些种类在热带美洲成为传播美洲锥虫病,主要包括分布于中南美洲的大锥蝽、骚扰蝽、长红锥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