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主题 > 寄生虫病防治

消除疟疾背后,是一代代抗疟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信息来源:寄防所 发布日期:2022-10-10 分享到:

  在上世纪50年代,每年广东约有200—300万例疟疾患者,是我国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1952年,广东省成立粤穗卫生防疫站,开始针对疟疾防控开展系统化的防治和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同时,1954至1957年我省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上世纪60年代,我省进入群防群治阶段,采用两全两复的措施控制疟疾暴发。得益于前两个阶段的综合防治,70年代中期,我省疟疾的流行强度被控制在低流行平稳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流动人口的涌入导致深圳疟疾疫情陡然严峻,我省快速制定了防控策略,出台了多份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条例,同时原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寄生虫病研究所副所长李祖资首先提出使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法处理蚊帐防制疟疾媒介,多种举措齐下控制了疫情的流行。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法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并在非洲各国疟疾防治中推广。
       2012年后,全省防治策略重点是防止输入性病例的传播扩散,工作模式从群防群治转变为定点清除。近10年来,我省依托省、市、县三级防控网络体系,整合医疗机构、口岸检疫等多方力量,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疟疾防制专业队伍。构建了覆盖全省范围的疟疾疫情报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风险评估预警等网络系统,建立了以省级疟疾参比实验室为主导的全省疟疾诊断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了疟疾诊断、治疗、调查和处置等机制,加强了出入境人员疟疾筛查和抗疟药规范使用,落实疟疾病例“1-3-7”管理模式,确保了消除疟疾监测工作的质量。
       经过一代代抗疟人坚持不懈的努力,2019年3月,广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消除疟疾省级终审评估,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不仅如此,广东抗疟团队还把成功的防治经验带到海外,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都留下了广东抗疟团队的身影。我中心也积极参与其中,分别派出抗疟专家赴非洲刚果(布)、加蓬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协助当地建立疟疾防治中心和开展疟疾防控工作。广东抗疟团队带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助力加快全球消除疟疾行动,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中心现年59岁的林荣幸同志就是全省抗疟人中的一员。1985年他刚从大学毕业就投身疟疾防控工作,从实验室到流行病调查再到媒介调查,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抗疟一线,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抗疟人。上个世纪50年代,广东处于疟疾广泛流行阶段,林荣幸经常跟随前辈前往疟疾流行区,由前辈们带着走村入户,一户一户给村民们浸泡蚊帐,一天少则二三十户,多则一百多户。尽管那时交通不便、物资短缺,但疟防人员仍奋战在条件艰苦的抗疟一线,肩负着作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使命和责任,控制疟疾流行。2008年和2010年,林荣幸两次作为抗疟专家组成员之一,远赴非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协助当地开展疟疾防治工作,贡献“广东经验”。至今,林荣幸已从业三十余年,每年仍有数月的时间在农村乡野执行通宵诱蚊任务。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开展传疟媒介调查,不仅摸清了广东传疟媒介的种类、密度,还掌握了其生活习性和抗药性的变迁,为消除疟疾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终稿)消除疟疾背后,是一代代抗疟人坚持不懈的努力1264.png

林荣幸在刚果(布)国家实验室辅导我国援助的疟疾防治中心工作人员开展PCR实验

(终稿)消除疟疾背后,是一代代抗疟人坚持不懈的努力1306.png

林荣幸在疟疾监测血片阅片

(终稿)消除疟疾背后,是一代代抗疟人坚持不懈的努力1338.png

在野外“人肉”诱蚊进行传疟媒介调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