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卡毒素中毒防治知识
近来,我省沿海地区出现多起由于进食海鱼(珊瑚鱼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数较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什么鱼类含有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主要来源于一种腰鞭毛藻-冈比尔盘藻(Gambierdiscus toxicus),冈比尔盘藻主要生活在珊瑚礁周围,也可附着在其他海藻上。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摄入这类有毒藻类或其他浮游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鱼体内蓄积,并可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雪卡毒素对鱼类本身并不致病,但可使进食这种鱼类的人中毒。
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鱼体内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显规律性。每年3~4月份生殖季节,珊瑚鱼需要食物多,体态肥美,味道也最鲜美,而体内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含雪卡毒素的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南海诸岛等地。
雪卡毒素简介
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神经毒素,具有抑制钙离子作用,低浓度雪卡毒素就可产生强烈的、不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能增强肌肉和神经细胞中钠离子通透性,使细胞膜去极化而引起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高浓度雪卡毒素可对心脏产生不良效应。
雪卡毒素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雪卡毒素污染的鱼类在感官、嗅觉和味觉上均无明显异常。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小鼠经腹腔注射雪卡毒素LD50为0.45μg/kg•BW。
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
雪卡毒素中毒是指人摄食了含有雪卡毒素的海鱼(珊瑚鱼为主)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般在进食后2~10小时出现临床症状,病程可持续2~3周,可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部分病人有特异性温度感觉倒错特征。一般轻度中毒可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中毒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肌肉痉挛渐至运动神经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特征性温度感觉倒错表现为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
雪卡毒素中毒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急救措施为迅速清除进入人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等,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如果您有进食海鱼(尤其是珊瑚鱼)史,出现类似的上述临床表现,请您及时到医院就医,并向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进食史,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雪卡毒素中毒的预防
1.尽量避免在3~4月份(生殖期)进食珊瑚鱼。避免进食1.5kg以上深海珊瑚鱼,因为大鱼含毒较高。避免进食深海珊瑚鱼的头及内脏(如肝、肠及卵巢),这些部位含毒素较多。
2. 外购珊瑚鱼等深海鱼类最好放养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体外后再食用,可减少中毒机会。进食珊瑚鱼时,应避免吃花生或豆类食物和饮酒。
图片来源:http://travel.poco.cn/travel_lastfood.htx&id=675750
参考文献:
[1] 刘宁, 沈明浩. 食品毒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 陈国浩, 吴启, 孙毅. 雪卡毒素中毒42例临床分析:岭南急症医学杂志, 2008, 13(2),121-121.
[3] Pierce R.H., Kirkpatrick G.J.,Innovative techniques for harmful algal toxin analysis. Environ. Toxicol. Chem. 2001,20, 107?11.
[4] Habermehl G G, Krebs H C, Rasoanaivo P, et al. Severe ciguatera poisoning in Madagascar: a case report. Toxicon. 1994,32, 1539-1542.
[5] Lewis R J. Ciguatera management. SPC Live Reef Fish Information Bulletin.2000,7,11-13.
[6] Pearn J. Neurology of ciguatera.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1,70, 4-8.
[7] 温宇明,伍国强. 雪卡毒素中毒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13),74-¬¬¬75.
[8] 任延波, 张或. 雪卡毒素中毒2例诊治探讨:临床急诊杂志, 2006,7(13),150.
[9] De Haro, L,Hayek, Lanthois M, et al. Mass ciguatera poisoning after eating barracuda in Mexico :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Med Trop (Mass),1997,57(1):55.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黄琼 卢玲玲汇编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