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疗机构急诊科新冠肺炎感染 防控工作指引
一、工作人员防护与管理
1.工作人员(医生、护士、保洁、保安、会诊人员、技诊检查人员等)在工作区域(诊间、留观、抢救室等)须内穿洗手衣再外加长装工作服(或隔离衣),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固定上班工作鞋。
2.急诊门口预检分诊人员须内穿洗手衣再外加隔离衣,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固定上班工作鞋。
3.工作人员进入生活区吃饭、喝水、上卫生间等须脱去工作帽子、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罩、长装工作服或隔离衣、手套、工作鞋。
4.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感染患者应戴手套,手上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接触病人后、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摘防护用品前中后、离开病区前、接触污染的环境与物品后、体液暴露后、饭前、便后等须洗手或手消毒。
5.严格落实医务人员返岗后健康检查和健康登记工作,每班需测体温并记录,同时实施每天上班员工健康报告制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症状有应急预案,并遵照执行并上报。
6.感控督导员定时巡查,发现工作人员因防护失败等导致的职业暴露突发情况应立即报告,并有应急处置流程。
7.做好员工就餐管理,要求分批就餐,控制同时就餐人数,就餐饭桌增加距离(1 米),条件许可每张饭桌限坐1 人。就餐区应设置在清洁区,与工作区分开,不得着工作服到就餐区就餐。
8.尽量避免举办多人参加的会议、交班等,必须举办的要控制参加人数和缩短时间,并佩戴口罩,尽量通过视频、网络等形式进行,保持环境通风。
9.工作人员须严格做好手机、眼镜等管理,未执行手卫生前不得接触手机、眼镜等,下班前严格消毒。
二、预检分诊
1.在急诊入口设置预检分诊台,对每位进入急诊的患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接触史、有无发热等,如实填写《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史问卷》,并随身携带就诊。(流行病学史、接触史不限于14 天内,湖北旅居史建议询问时间延长至2019 年12 月)
2.预检分诊发现可疑症状或有流行病学史患者时,由分诊护士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
3.急诊有建立快速预检分诊通道,凡入院患者必须全部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必要时行血常规、胸部CT 等检查,发现CT 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核酸检测阳性等患者立即隔离、报告并转运。
4.危急重症患者紧急手术按照疑似病例安排,手术人员按照疑似病例进行防护。
5.急诊设置有入院筛查结果等候区,等候区床间距必须保持1.2 米,空气保持流通。
三、培训与考核
1.人员上岗前,根据不同岗位的级别防护,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人员(如医生、护士、保安、保洁等)进行操作培训,经过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并有培训与考核记录。
2.科室需每周通过视频、网络等形式开展一次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有关政策要求、新冠肺炎诊疗和感染防控等知识。
3.有急诊突发情况紧急处理方案(如:留观或抢救室有疑似病例处理),并有应急演练的记录。
四、环境物表、用物消毒
(一)空气消毒。
1.能开窗的区域(如诊室)须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
2.不能开窗通风的区域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建议持续开启空气消毒机(设立登记本)。
3.诊间、留观区等无人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照射消毒60 分钟以上(从灯亮5 分钟起计算照射消毒时间)。(设立登记本)
(二)工作人员生活区消毒。
1.医务人员办公区域、会议室、更衣室、值班房、休息室等区域物表每天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2 次,(设立登记本)注意对电脑鼠标、电脑键盘、门把手、办公桌面、接诊椅子等高频接触物表的消毒,必要时增加消毒频次。地面使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每天4 次。
2.工作人员卫生间:每天用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两次,不留死角。卫生间张贴有便后洗手的提示。
3.工作人员鞋柜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每周2 次并登记。工作人员工作鞋进入生活区用酒精喷洒。
(三)诊室、抢救室、留观区、候诊等区域消毒。
1.诊室、抢救室、治疗室、留观区、候诊区等物表(如床、椅子、诊桌、设备带等)用2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擦拭消毒,每天至少2 次,重点注意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
2.诊室、抢救室、治疗室、留观区、候诊区等区域地面用2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拖拭消毒,每天2 次。
3.急诊公共卫生间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坐便器等,每天4 次。卫生间配置洗手液和一次性擦手纸。留观室护士对病人做好宣教,要求患者便后须洗手(按七步洗手法)。
(每个都应该设置登记本或有人质控和督导,保证质量)
4.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10000mg/L 的含氯消毒湿巾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作用30 分钟,再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 米,建议擦拭2 遍)。(清洁人员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橡胶手套、鞋套、护目镜/面屏)
5.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或区分,禁止交叉使用。每次使用后用2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 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四)诊疗用品消毒。
1.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被单等须一人一用一更换。
2.听诊器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3.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4.抢救室和留观区的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宜专人专用,每次用后用2000mg/L 含氯消毒液湿巾擦拭或浸泡消毒。
5.必须复用的耐热、耐湿物品,尽可能统一送供应室灭菌。
6.需要洗涤的物品,使用双层黄色袋包装,通知被服科回收处理。
7.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时,应采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在呼吸机的呼气端和吸气端均加装过滤器,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管路脱开致病原体外泄。
8.床边B 超、床边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毕,每次使用后应对设备所有表面用20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不耐消毒的仪器如B 超探头等在使用时应用保护套包裹,去除保护套后使用专用消毒纸巾擦拭消毒。
9.疫情期间屏风每周擦拭消毒2 次;窗帘/床隔帘2 周换洗一次。如污染及时消毒与换洗。
10.工作人员复用物品(如拖鞋等)可采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11.转运工具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洒)消毒,作用30 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12.患者转出、死亡等严格执行终末消毒,用含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并用紫外线灯照射1 小时。
13.按要求更换过滤器;出风口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作用60 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如消毒处理后出现损坏,需更换)。
五、外来人员管理
强化探视、送餐人员管理,如无特殊情况禁止探视和外来送餐,必须探视时要做好探视人员流行病学史询问、体温检测,并详细登记。
六、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医疗垃圾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定时督促清洁部清理污物间垃圾,以免堆积。污物间门应关闭。医疗废物本填写完整。
2.工作人员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3.疑似患者产生的所有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废物打包后使用2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喷洒后运走。
来源: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