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要闻动态 > 重点专题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 接种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问答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2-04-27 分享到:
    1.什么是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主要是三带喙库蚊)传播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神经组织引起大脑炎。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传染病法中定为乙类传染病。
    2.乙脑的传染源有哪些?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于蚊类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受乙脑病毒感染的人和动物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幼猪),构成猪→蚊→猪或人的传播环节。
    3.乙脑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或其他昆虫叮咬入体时传入病毒是构成本病的感染途径。传播的蚊种有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而以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其他昆虫媒介如蠓和螨也可能是乙脑的传播媒介
    4.哪些人容易感染乙脑?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易感者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有极少数人发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少年儿童。发病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流行季节为5~10月,7~9月为乙脑高发季节。但随着对适龄儿童免疫预防的实施,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乙脑病人的发病年龄构成发生变化,开始向大年龄推移。
    5.乙脑的流行特征?
    既往乙脑流行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一个大的流行年后流行就会处于低谷期4~5年,然后再次达到高峰。近年来,随着乙脑疫苗的广泛使用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采取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乙脑周期性流行特征也不明显。
    6.乙脑的临床表现及后遗症有哪些?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天左右。病人症状以高热、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发热、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头痛常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神志不清或轻度嗜睡,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6天。
    (2)急性脑炎期: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高烧,体温高达39℃~40℃以上,几天后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有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神经系统检查巴宾斯基征阳性,跟腱反射阳性。
    (3)恢复期:在此期神经系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和脉搏等逐渐恢复正常。
    约5%~20%的重症乙脑病人留有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及痴呆等,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恢复,昏迷后遗症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癫痫后遗症有时可持续终生。
    7.乙脑病人的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治疗乙脑的特效药物,治疗原则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必须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采取降温、镇静、解除呼吸道梗阻、预防和治疗中枢性衰竭。
    (1)一般治疗
    病人应住院隔离,病室应有防蚊和降温设备,定时翻身、侧卧、拍背以防止继发性肺部感染。
    (2)对症治疗
    1)降温:采用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使肛温℃左右。
    2)惊厥或抽搐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和镇静止痛。如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为主;如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镇静剂。
    3)防止中枢性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颅内压增高,适当使用呼吸兴奋剂。
    8.乙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健康教育:将预防乙脑的知识教给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提高群众对疫苗接种、防蚊灭蚊对预防乙脑重要性的认识。
    (2)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所有适龄健康儿童均应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3)灭蚊防蚊: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人间乙脑流行前1~2个月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灭蚊活动,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搞好环境卫生,翻缸倒罐,清除积水,填平洼地等,及时消灭蚊虫滋生地,早期彻底消灭幼蚊。流行季节宜用蚊帐、蚊香、纱窗等驱蚊、防蚊措施。采取灭蚊措施后,可以降低乙脑发病率。对家庭来讲,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防蚊灭蚊手段,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乙脑的方法。
    9.乙脑疫苗有哪几种?
    目前在我国有两种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
    10.乙脑疫苗的免疫程序?
    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
    (1)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2)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乙脑疫苗的接种禁忌是什么?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对甲醛过敏者禁止接种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禁止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妊娠期妇女。
    12.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哺乳期妇女。
    (2)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再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使用其他减毒活疫苗与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应至少间隔1个月。 
    (4)育龄妇女注射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13.接种乙脑疫苗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1)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2)一般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
    3)皮疹:偶有散发,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罕见不良反应:重度发热反应,采用物理方法及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3)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2)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3)过敏性紫癜:出现过敏性紫癜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癜性肾炎。
    4)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只针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应及时就诊。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 林嘉子供稿 2012年4月23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