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要闻动态 > 重点专题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 接种知识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信息来源:免疫所 发布日期:2015-04-13 分享到:

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因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故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人群普遍易感。人体感染脊灰病毒后,初期症状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呕吐、脖颈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可在数小时内造成机体完全瘫痪,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1例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通常是下肢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广东省自1956年开始对脊灰进行疫情报告。使用脊灰疫苗以前的1956~1963年,脊灰发病呈自然流行状态,发病率波动在0.45~11.76/10万,年平均发病率2.88/10万,1963年发病率最高,为11.76/10万(4996例)。广东省1964年开始使用脊灰疫苗进行预防接种,1978年将脊灰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1989年起实施消灭脊灰规划,脊灰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993~2014年,广东省连续多年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通过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常规免疫相结合,迅速提高人群抗体水平,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防止了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发生。自1994年以来,广东省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2000年,我省和全国其他省份一起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实现无脊灰目标,实现无脊灰状态。但是,由于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历史上是脊灰高发省份,对外交往频繁,流动人口众多,存在随时输入脊灰野病毒的风险,威胁到广东省儿童的健康。

只要世界上脊灰还没被消灭,还有脊灰病毒,所有国家的儿童就有感染脊灰的危险。2009至2010年期间,23个以往无脊灰国家因输入病毒而再度发生感染病例。2011年,我国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疫情,共报告2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014年,仍有脊灰流行的国家有3个: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脊灰治疗没有特效药,发病所致的瘫痪是不可逆转的。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脊灰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多次接种脊灰疫苗,可使儿童终身免疫。目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脊灰疫苗为口服减毒活疫苗(OPV)。OPV接种对象主要为2个月龄以上的儿童。免疫程序:234月龄各接种一剂次,4岁再加强免疫1次。其他年龄组在需要时也可以服用。口服OPV2-3剂次后,机体免疫后抗体应答达到86-97%,口服4剂后,机体免疫后抗体应答达到97-100%。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儿童接种OPV后有发生脊灰疫苗相关麻痹型病例的可能。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发生概率约为1/240万剂次。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儿童应接种脊灰灭活疫苗(IPV)。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