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生与肝吸虫病
信息来源:食安所
发布日期:2014-06-06
分享到: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随食用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感染人类,并寄生在人体肝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肝吸虫幼虫(囊蚴)极易感染淡水鱼,并寄生在鱼类肌肉中。生吃淡水鱼,肝吸虫囊蚴会进入人体,在肝胆管内寄生产卵并分泌有毒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肝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流行于喜食淡水鱼“鱼生”的地区,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是肝吸虫病的高发地区。
肝吸虫病的临床症状
感染肝吸虫后,轻度,几乎无症状,可致轻度乏力、食欲不振或腹痛,大便可检出虫卵;中度,可致头昏、失眠、乏力、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上腹饱胀、腹泻、肝区隐痛,肝大,有压痛和叩击痛;重度,表现急性起病,潜伏期10-26天,寒战、高热、为弛张热,食欲不振、厌油、肝大伴压痛,轻度黄疸,时有胆绞痛,少数有脾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数周后进入慢性期;晚期,可出现肝硬化和腹水,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管阻塞等,甚至引起肝癌。儿童感染肝吸虫,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侏儒症。
肝吸虫病预防措施
肝吸虫病主要是进食含肝吸虫囊蚴的“鱼生”和半生半熟鱼虾所致,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鱼、生虾和未煮熟的鱼虾。对于进食过淡水鱼生的人来说,建议去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感染肝吸虫就要进行驱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