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要闻动态 > 重点专题 > 食品安全宣传周 > 食源性疾病预防

副溶血性弧菌

信息来源:食安所 发布日期:2015-04-14 分享到:

副溶血性弧菌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危害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一般恢复较快,少数病人可发展至脱水、休克。

在我国的流行状况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常见于沿海地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便利,目前我国内陆省份各大城市也较常见,发病高峰期是夏秋季,主要集中在7-9月。

最常见的污染食品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的污染食品是海产品,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如生蚝、墨鱼、八爪鱼)和贝壳类动物(如龙虾、虾、蟹);除了海产品外,其他食物(如烧肉、卤肉和凉拌菜)也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这主要是因为交叉污染所致。我国不少地区还发现淡水鱼携带副溶血性弧菌。

最常见发生的地点是哪里?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发生在沿海地区,特别是旅游景点,高发于接待旅行团团餐的大排档。

典型症状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平均潜伏期为15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4天。国内报告920小时者占81%10小时内者占70%。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是急性胃肠炎,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为主要特点,腹泻多呈水样便。病程常为2-3天,恢复较快,少数病人发展至脱水、休克。

是否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暴发多以青壮年为主。经常暴露于少量细菌者,感染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如渔民大多有生食或半生食某些海产品的习惯,暴露机会甚多,但发生食物中毒者并不多,即使发病,症状也较轻。但内陆人员到沿海地区时,饮食稍有不慎,屡见发生病情较重的食物中毒。

我国发生的典型案例

20127月广东省阳江市热门沿海旅游景区闸坡发生一起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暴发疫情,发病人数为26例,为同一旅行团团员。通过分子分型技术和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溯源,确认导致该起暴发的原因是进食了在加工过程中未煮熟煮透的姜葱炒花蟹。

我国如何管理的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归入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我国在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制定了副溶血性弧菌的限量标准,规定熟制水产品、即食生制水产品、即食藻类制品、即食水产调味品中,一批次采集5份各25g25ml,副溶血性弧菌浓度均不得超出1000MPN/g(ml),允许1份样品在100MPN/g(ml)1000MPN/g(ml)之间。

如何预防/处理/建议

避免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关键措施是煮熟煮透,不生吃海产品;生熟食品应分开保存,防止交叉污染;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品及熟食应在4℃及以下的冰箱贮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