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疾控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计划规划
2020已经过去,但我们不会忘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这一年,很多事情都开创了历史记录,有艰辛、有挑战、也有收获。
一、担当奉献 同心抗疫
1月14日,深圳发现一病人,核酸初筛阳性(全国除湖北以外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我们火速赶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月14日,我们在深入调查全省首例病例时,发现其中一个病例并没有去过武汉,在全国首次揭示新冠肺炎具有聚集性和人传人特征。
1月17日,我们成功完成湖北以外全国首例全基因组测序,与武汉病例的毒株高度同源!为“人传人”结论提供坚实证据。
1月20日,我们向钟南山院士报告了详细情况,为“人传人”结论提供了扎实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1月20号,钟院士接受央视采访时肯定地指出,新冠肺炎会人传人。
1月20日,我们率先提出将无症状感染者按确诊病例管理。推动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网络直报管理。
1月25日,除夕夜,当大家都“宅”在家守岁的时候,我们的大本营——省疾控中心,灯火通明。
1月25日,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对所有湖北来粤人员、对所有发热门诊患者进行核酸大筛查,我省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大大缩短。
1月27日,我们成功分离我省第一株新冠病毒毒株,为后续开展病原学研究奠定基础。
1月27日,我们率先提出对密接者采取集中医学观察,实行后全省密接阳转率迅速下降。
1月31日,我们率先提出“密接判定提前到发病前2天”。写入《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
2月8日,我们调查广州某小区聚集性疫情,在全国首次发现存在气溶胶引起传播的可能性。
4月,我们通过调查处置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地疫情,总结出“三层追踪”和“三层排查”相结合的精准高效“三三制”战法,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8月,我省汕尾、深圳突发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地聚集性疫情。我们第一时间响应,连夜赶赴汕尾、深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溯源和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前后仅用了7天就迅速控制了两地疫情。
10月,花都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者,我们仅用2天控制疫情。
此外,中心还在各方面为国内外疫情防控作出贡献:中心先后派出30名技术骨干加入各厅局工作组、5人援外(塞拉利昂、塞尔维亚、马来西亚)、21人援鄂、1人援港;及时发出权威之声,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工作进展成效的专题发布会,先后出席17场次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按国家要求有力有序推进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
二、常态工作 稳步推进
(一)办民生实事,保疫苗安全
高标准冷链,确保每一支疫苗的运输安全;
“五码联动”,确保每一支疫苗的来龙去脉;
规范化建设,确保每一次疫苗接种的安全;
优化服务,确保每一次接种省时省力;
特殊接种门诊,尽力让更多人得到疫苗的保护;
保险补偿,最大限度解除接种的后顾之忧。
(二)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对每一例新冠首发病例、首起本地疫情、复杂聚焦性疫情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快速处置了诺如病毒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其他重大疾病防控成绩
1.艾滋病疫情增长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
病例增长率显著降低,医疗救治水平提高,病死率大幅下降。圆满完成国家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终期评估。
2.寄生虫防治工作稳步推进
疟疾、血吸虫病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维持消除状态,人群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感染率较2015年大幅下降,达到了《广东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及“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
3.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控进一步加强
有力保障了全省各类学校1900余万学生平稳有序顺利返校复学。有序推动2020年广东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实施。
4.慢性病综合防控取得新突破
全省示范区创新引领案例入选数全国第一。
5.各项健康风险因素监测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量居全国第一,超量完成国家任务;在全国率先制订分体空调卫生管控技术指引;城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点覆盖全省全部城市城区和农村乡镇;完成地方病防治攻坚任务;全省媒介伊蚊密度监测达到市、县区、乡镇100%覆盖。
(四)专业发展和学科、人才建设蓬勃发展
1.合作共建推动多元化发展
2.科研成果丰硕: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投稿论文153篇,其中SCI论文45篇,中文核心论文34篇。
3.高层次人才遴选聘任:为进一步加强中心核心能力,聘任了6名首席科学家和10名首席专家。
2021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