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主题 > 环境与学校卫生

“科学饮水”需因人因时调整,尤其这四类特殊人群要注意!

信息来源:本网原创稿 发布日期:2025-03-28 分享到:

  在生活中,大家都会说要“多喝水”,但其实“科学饮水”才能将健康最大化。要做到“科学饮水”,需因人因时调整,既要满足基本需求,又要避免过量或不足。具体怎么做?一起来看看这份指南。

  特殊情况如何科学饮水

  01 运动前后

  运动前:提前30分钟饮用300~500ml水,以保证身体水分充足。

  运动中:每15分钟左右补充100~200ml水,避免脱水影响运动表现和健康。运动时长大于1小时时,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运动后:心率平稳后少量多次补水,可饮用白开水、矿泉水、淡盐水或电解质水,建议在运动后6小时内摄入125%~150%的所丢失液体量,也可按每减轻1kg体质量摄入1200~1500ml的液体来进行。

  02 洗澡前后

  洗澡前:准备约500ml的温水,在1小时内慢慢喝完。这样做有助于补充水分,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洗澡后:同样需要补充水分,但切忌大口猛灌。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分多次小口饮用,让身体能更好地吸收水分。

  03 夏天

  1、增加饮水量: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每日饮水量可增至2000~3000ml,户外工作者可更多。

  2、补充电解质:出汗多时饮用淡盐水或含钾、镁的饮品(如绿豆汤),预防电解质失衡。

  04 疾病期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水量。

  特殊人群如何科学饮水

  01 老年人

  饮水量:老年女性每天至少应摄入1500ml液体,老年男性则至少需要1700ml液体。

  饮水频率:少量多次,每次饮水量100ml左右,分散在一天内进行。

  注意事项: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水;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不要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02 小孩

  饮水量:母乳90%以上成分是水,因此对于0~6月龄婴幼儿,母乳或配方奶已满足水分需求,无需额外补水;学龄前儿童2~3岁每天饮水适宜摄入量为600~700ml,4~5岁每天饮水适宜摄入量为700~800ml。学龄儿童(6周岁到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推荐每天摄入800~1400ml。

  饮水频率:少量多次,培养定时饮水的习惯。

  注意事项: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等健康饮品。

  03 备孕及孕期女性

  备孕及孕早期女性建议每天饮水量为1500~1700ml。孕中期及孕晚期女性建议每天饮水量为1700ml。

  04 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每日建议饮水量为2100~2800ml,具体需结合哺乳频率、环境温度及身体活动水平调整。

  解锁饮水新知识

  白水寡淡难下咽怎么办?

  可以在水中加入柠檬片或薄荷叶,也可以饮用淡茶水或自制一些如绿豆汤、酸梅汤等的传统饮品,但注意不要加糖。更不能用含糖或代糖饮料甚至咖啡代替白水。

  如何正确喝茶?

  1、不空腹喝浓茶:空腹喝浓茶,会抑制胃液分泌,影响消化,还可能引发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等“茶醉”现象。

  2、不喝烫茶:避免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

  3、睡前不喝茶: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刺激神经,使人兴奋从而干扰入睡。而且茶有利尿作用,睡前饮用会使夜间排尿次数增多,打断睡眠进程,降低睡眠质量。

  4、醉后不喝茶: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5、不长时间冲泡:茶叶冲泡时间长不仅茶香寡淡、口感变差,营养成分也会大量流失。冲泡后放置过久茶水易遭受污染,滋生微生物。

  6、茶垢不是宝,应及时清洗: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有害物质及亚硝酸盐,会附着在杯壁。饮茶时,这些物质随之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结合,生成难溶沉淀。这不仅阻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消化,还会损害肠胃等器官。

  通过主动补水、合理分配饮水时间及特殊场景下的针对性策略,可以有效地维护机体健康!让我们一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