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要闻动态 > 疾控要闻

当心!这4种途径可能会感染Q热!预防看这里→

信息来源:本网原创稿 发布日期:2025-01-13 分享到:

  据某医院2024年12月27日消息:近日,该院收治了一名患者,反复高热10余天后也被诊断为“Q热”。

  ⚠️注意:Q热并不是什么新发传染病

  它最早被发现于1937年的澳大利亚。全球各大洲均有报道,在有贮存宿主动物的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在我国,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广西、福建和广东等十几个省、自治区曾经均有Q热个案的报告。

  Q热多发生在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皮革厂、农牧场等场所。

  所以,别担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非常罕见。

  接下来,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名字很萌,但实力不容小觑的传染病。

  01 感染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炎症

  Q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贝纳柯克斯体(又称为Q热立克次体)感染引起。

  ✎ 潜伏期

  通常为2~3周。

  ✎ 主要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乏力等,可发生肺炎、胸膜炎,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炎、心内膜炎、心肌炎等。

  如治疗不及时,病程持续数月以上,可发展为慢性Q热,表现为心内膜炎、心肌炎、慢性肝炎、骨髓炎等多系统病变。

  不过也别慌,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

  ✎ 治疗方法

  Q热治疗有特效抗生素,如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等。

  因此,如果能及时就诊,遵循医嘱规范治疗,Q热预后通常良好,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

  02 当心!这4种途径可能会导致感染

  ✎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如牛、羊、马、骡等,其次有啮齿动物(老鼠、兔等)、飞禽(鸽、鹅、火鸡等)及爬虫类动物。

  ⚠️注意:患者不是传染源,人传人的可能性很低,患者一般不需要隔离。

  ✎ 传播途径

  • 呼吸道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原体可随被感染动物的尿粪、羊水、分泌物等以及蜱粪便污染空气尘埃或形成气溶胶进入呼吸道而致病。

  •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动物及其他被污染物品(如羊毛、稻草、肥料和洗衣房),病原体经皮肤破损处或黏膜侵入人体而致病。

  • 消化道传播:饮用污染的水、食用感染的肉类、喝生牛羊奶也会感染Q热。

  此外,蜱也是Q热的重要传播媒介,Q热病原体可在蜱体内长期存在,通过蜱粪大量排出。经蜱虫叮咬传播主要发生在动物间,人也可因进入自然环境中被蜱虫叮咬而感染Q热。

  03 做好4点,预防Q热

  目前我国尚无疫苗预防Q热,最重要的是做好这4点?

  1. 加强对家畜管理,及时发现与隔离处理病畜;做好环境消毒,防止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环境。

  2. 农牧场、屠宰场、肉类加工厂、皮毛制革厂等场所,与牲畜或制品有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3. 不买未经检疫的肉类,不吃生肉、半生肉,不喝生鲜奶。

  4. 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在暴露的皮肤喷涂驱蚊液,避免长时间坐卧草地、树林,警惕蜱虫叮咬。

  记住: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剧烈头痛等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是不是“亲密”接触了家畜等动物。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