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危险了!这4件东西可能会伤到娃!很多人不知道还在用……
孩子的成长如同“闯关打怪”,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多家长最害怕的问题就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殊不知,这些伤害可能就隐藏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婴童产品的安全隐患。
婴童产品是指专为婴幼儿及儿童设计的各类产品,很多人家里都有,甚至还在使用。在此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婴童产品潜藏在“衣食住行”中的隐患,谨防伤害。
衣服绳带:可能会变成“索命绳索”
儿童服装的款式多样,很多都带有绳带设计,如帽子抽绳、肩带、裤脚拉绳等。然而,儿童活泼好动,绳带很有可能将其置于危险之中。
国内外缺陷产品召回数据显示,仅近两年便有数百起针对儿童服装中绳带风险发起的召回,其主要可能造成的伤害风险有:过长的绳带导致绊倒;帽子抽绳卡夹在游乐设施、汽车等较大物体缝隙中导致勒伤甚至窒息等。
因此,为了预防此类风险,为婴童选购或使用服装时应注意:
避免购买有外露绳带的服装,尤其注意留心脖颈部位。
注意检查家中在用的儿童服装是否含有绳带,如有,可考虑将长绳抽出不再使用。
自助喂食枕: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呛噎窒息
为了减小哺乳压力、便利婴幼儿喂食,带着“自助”“便携”“减压”等字样的婴幼儿自助喂食枕应运而生。
产品主要由支撑枕、奶瓶放置网兜构成。当婴幼儿躺在枕头上时,可将奶瓶置于网兜内,便于婴幼儿自助进食。
作为新兴产品,自助喂食枕看似解放了家长的双手,实则为婴幼儿生命健康埋下巨大隐患。
国外缺陷产品召回数据显示,近两年内针对婴幼儿自助喂食枕已发起召回数十起,起因便是使用该产品已导致多名婴儿呛噎窒息。
因此,为了预防此类风险,应注意:
婴幼儿自助喂食枕是新兴产品,安全方面有待改进,建议减少购买和使用该产品。
若使用婴幼儿自助喂食枕,应有监护人员在旁观察婴幼儿的使用反应,以作出及时调整。
婴儿床:选购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害了娃
温馨舒适的婴儿床陪伴着婴幼儿度过了大部分独处时间,是婴幼儿接触最多的婴童家具之一。然而,婴儿床若选购或使用不当,也会给婴童带来伤害。
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数据显示,近五年有数百名儿童因婴儿床受伤,绝大部分受伤部位为头部。
根据调查,其主要受伤原因为儿童从婴儿床上攀爬翻落导致摔伤。
因此,为了预防此类风险,在选购和使用婴儿床时,应注意:
选购婴儿床时,应注意婴儿床护栏高度应不低于床面60cm,并确保侧边栅栏没有可供婴儿攀爬的立足点。
实际使用时,应及时根据婴幼儿身高及活动能力对栏杆高度进行调整,并加强对儿童的看护。
婴儿学步车:可能是“伤娃利器”
婴儿学步车是婴幼儿学习行走的常见帮手,很多人将学步车视为安全平稳的“代驾工具”,却忽视了婴幼儿因缺乏自控能力与辨别能力带来的使用风险,一旦遇到不平地面或台阶,学步车可能出现侧翻甚至坠落。
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数据显示,近五年因婴儿学步车导致的婴幼儿跌倒伤害达数百例,其中,绝大部分受伤部位为头部。
因此,为了预防此类风险,在选购和使用婴儿学步车时,应注意:
选购婴儿学步车时,应选购车架底部带有防跌落装置的产品。
婴幼儿使用婴儿学步车时,家长应选择平坦无危险障碍物、台阶或楼梯的场所,并注意随身看护。
此外,如果消费者在家庭、学校、体育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等使用或消费各类产品过程中,因产品质量问题或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粤省事”的“产品伤害信息报送”小程序,直接向政府部门提供产品伤害线索。
守护儿童安全 共筑满意消费
《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增设“儿童与安全”领域,明确提出主要目标。安全是儿童产品的底线,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牵引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着家庭生活的和谐稳定,关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早在2005年,广东作为全国首批伤害监测工作试点省开展探索研究,2017年在全国率先构建多部门合作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多年来为我省儿童和家庭安全保驾护航。
近期,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省市场监管局、省疾控中心、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围绕儿童相关产品安全进行交流研讨,推动儿童相关产品安全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针对我省儿童相关产品监测情况,开展系列宣传科普,共同营造儿童安全友好的社会氛围。
- 这3种家用电器,曾引发多起伤害事故,告诉孩子一定不要碰!2025-03-25
- 监测发现:这3种小物件易被孩子误吞,很多人家里都有,赶紧放好!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