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要闻动态 > 疾控要闻

视力筛查报告:这些隐藏信息千万要读懂,别等孩子近视了才后悔!

信息来源:本网原创稿 发布日期:2025-06-06 分享到:

  很多家长都收到过孩子在学校的视力检查结果,平时没发觉孩子眼睛看不清,检查结果一出来却抓狂了:“视力不良是近视了吗?我家孩子才一年级”“这是要拿着报告单去眼镜店配眼镜吗?”

  先别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眼睛哪里出问题了。

  01 校园视力筛查≠医疗机构眼科检查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角膜好比照相机最外的镜头,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而晶状体就好比调节焦距的镜头;相机“底片”则是视网膜。

  不管哪一个部件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我们的视力!

  校园进行的视力筛查,是“筛”出可能有异常者,一般采用“小瞳”电脑验光(非睫状肌麻痹),因受到校园视力检测环境、小瞳状态及眼睛调节功能影响,校园视力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校园的检查结果仅为初步筛查,出现异常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复查。切记不能拿着这份视力检查报告直接去配镜了。

  02 为什么要进行复查?

  ① 验光准确

  儿童青少年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直接验光配镜往往会造成误差。医疗机构的检查设有散瞳,散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麻痹睫状肌,使紧张的睫状肌得以放松,从而解除调节,得到真实的屈光状态,验光才能准确。

  根据《广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指引(2021 版)》,标准化诊疗的散瞳验光原则可概括为:

  初次检查建议散瞳验光,再次检查(与初次检查时间间隔超过半年以上)眼科医生或者视光医生可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散瞳验光。

  ② 检查全面

  医疗机构的检查设备较齐全,可全面进行检查,更能准确判断眼睛是否近视,是否发生器质性病变,是否有弱视、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眼病。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指引(2021 版)》提及的检查项目包括:视力检查(含裸眼、矫正视力)、电脑验光(小瞳、散瞳)、主觉验光(小瞳、散瞳)、眼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位、眼底照相、裂隙灯检查。

  ③ 专业干预

  医疗机构根据全面的检查结果,还可以提供专业的诊疗方案和建议,帮助科学矫治近视。

  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器具,对于近视儿童,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过矫会导致调节过度,加重近视发展,应当避免。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减缓近视进展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医嘱进行。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当发现孩子视力异常时,记得先带娃去正规医疗机构做个专业的检查,再考虑是否需要配镜。

  03 视力筛查无异常就“万事大吉”?

  错!

  近年来,儿童“远视储备”引起广泛关注。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视力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

  值得注意的是,裸眼视力正常、验光的屈光状态尚未达到近视标准时,远视储备或许正处于“透支”状态!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高负荷家庭作业,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缺乏、睡眠不足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

  有些孩子因为过度用眼使得远视储备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例如正常情况下6岁儿童应当有+1.00—+1.50 D的远视储备,一些儿童青少年在6岁前就已消耗完远视储备,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而过早近视更易发展为高度近视。

图片

远视储备年龄参考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儿童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别让孩子挥霍远视储备库存了,不然后悔来不及!

  以上知识点你都了解了吗?记得让孩子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一旦发现视力异常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听专业的建议做好近视防控。

  近视可防不可逆,让孩子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受益终生!

  全国“爱眼日”

  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让我们一起学习更多眼健康常识,做好眼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

图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